泰州问政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泰州问政 首页 文化 泰州文化 泰州学派 查看内容

浓墨重彩的 泰州古代书画

2019-1-14 10:39| 发布者: zw123| 查看: 20403

摘要: 翰墨飘香润泰州,丹青溢彩传千秋。泰州书画历史悠久,渊源深厚,自唐朝以来就形成了浓郁深厚的艺术遗风。风光旖旎、淡雅从容的泰州,给了书画家无限的创作灵感。泰州深厚的人文底蕴,也滋养着从泰州走出和生活在此的 ...

翰墨飘香润泰州,丹青溢彩传千秋。泰州书画历史悠久,渊源深厚,自唐朝以来就形成了浓郁深厚的艺术遗风。

风光旖旎、淡雅从容的泰州,给了书画家无限的创作灵感。泰州深厚的人文底蕴,也滋养着从泰州走出和生活在此的艺术家们。张怀瓘、胡瑗、唐志契、李鱓、郑板桥、刘熙载等一长串我们熟悉的书画大家都出自泰州,再加上旅居或为官泰州的徐铉、范仲淹、尤袤、任询、赵孟頫、高凤翰、吴让之等,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书画艺术家群体。他们像一颗颗璀璨的星辰,在中国古代书画历史的天空中闪烁着耀眼的光亮。

一部《书断》

与“唐宋遗真”

泰州书画开始有了显赫史迹的时代,是在唐朝。

唐窦氏《述书赋》记曰:“怀瓘,海陵人。”约公元713至766年(唐玄宗开元初年至代宗大历初年间),被后代称作的“盛唐”,书法艺术掀开了极为灿烂的一页,书法理论研究也出现了新的气象,张怀瓘就是这一时期杰出的书法家、书画理论家。

张怀瓘所撰《书断》等书学论著,建立了我国独特的书法研究体系,其本质的透视、全面的构架,对后世书学评论影响很大。他与张旭、颜真卿、怀素等唐代书法家在生活年代上有一定的交集,可能因年代过于接近,《书断》中未对他们作一一评价。

张怀瓘的生卒年代及身世,因载录缺乏,故鲜有详情考出。更为遗憾的是,自负的张怀瓘说他自己的草书可以独步数百年,但却无一字迹传世。从清代陆心源编纂的《唐文拾遗》中可知,张怀瓘的父亲叫张绍宗,是一位擅长书法的官人。《书断》中说到他父亲的书法,有褚遂良风调,再变出己意。张怀瓘《六体书论》述及其弟张怀瓌:“臣及弟怀瓌,叨同供奉,臣谨进怀瓌书大小篆及八分,臣书真、行、草合成六体。”遗憾的是,张绍宗和张怀瓌亦无作品传世。

宋朝(960-1279年)有皇帝就是画画、弄书法的,书画繁荣自不待说,但宋朝泰州本土的书画名家几乎缺如。好在北宋学者教育家胡瑗的一幅行楷书“唐宋遗真”填补了空白。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苏东坡有诗“伟哉安定叟”盛赞胡瑗,虽说胡瑗不以书法出名,但这幅端庄而不失洒脱的书法横批,该是现今幸能寓目的泰州人最早的书法作品了——胡瑗的这幅字,为其第三十世裔孙胡翰宗珍藏。

宋朝官任泰州,同时以书法享誉的,著名的有徐铉、范仲淹、尤袤。徐铉的书法宗李斯小篆,亦工隶书及行书。范仲淹工行楷,清劲古拙、顿挫沉着。曾出任泰兴县令的尤袤是南宋诗坛“中兴四大家”之一,其书法由“二王”出,参以苏轼、米芾成己意。

赵孟頫

领下泰州尹却未到任

与泰州有涉的金朝(1115-1234年)书画家任询,曾撰书《郭将军神道碑》,碑石上铭记了金奉国上将军郭建在金初抗辽伐宋的功绩,郭建打仗打到了泰州:“公讳建……天会二年(1124年),王师南伐……八年,下真、扬、通、泰,帅府先功赏……”金天会八年,也就是宋建炎四年(1130年),泰州志书上有记,这年七月岳飞任通泰镇抚使兼泰州知州,十一月,金兵占据泰州。显然,这里的金兵即为郭建所率,结果让岳飞不敌,郭建由此立功获得帅府的奖赏。

之所以请到任询来撰书碑文,乃因他是当朝第一书家,有意思的是,任询与郭建还是儿女亲家的关系,郭建的女儿嫁给了任询的第三子任中道。

元朝(1271-1368年)存在不足百年,和金朝一样,这一时期泰州本土虽未出现有重大影响的书画家,但却有人与之结下渊源。

赵孟頫(1254-1322年),元代书画家。字子昂,号松雪道人、水精宫道人。浙江吴兴人。宋太祖赵匡胤第十一世孙、秦王德芳之后。工书法,世称“赵体”。擅画,为“元人冠冕”。其流风遗韵,非但影响了明代文徵明、董其昌,而且直到清代乾隆皇帝及清宫廷众多书家,成为经历元明清三个朝代上下数百年,除王羲之、颜真卿之外,第三个在中国书法史上影响深远的书法大家。

作为元朝的文化领袖、书画大家赵孟頫,结缘泰州后一直心系泰州,他在领下了“泰州尹兼劝农事”这一“劝课农桑、稽查田亩、检括赋税”的官衔后,虽未到泰州上任,但在他浙江湖州的家里,却先后在《湖州妙严寺记》《平江路昆山州淮云院记》《道德经》《佑圣观重建元武殿碑》等法帖和碑刻的尾记中,郑重写下了“泰州尹兼劝农事赵孟頫”。

正因赵孟頫这一“心系”,早年泰州曾流传赵孟頫在泰做官的说法,这显然误导了读者。幸而如今拨乱反正,一些著述已不再随大流,而是吸收今人研究成果,明确指出赵孟頫未赴任泰州。赵孟頫对泰州“虽不能至,然心向往之”的心怀,但却为泰州书画历史平添了光彩。

明朝:

一批名家跻身画坛

明朝(1368―1644年),中国绘画创作兴盛,沈周、文徵明、徐渭、董其昌等名家辈出,画论著作也有很大发展。泰州人唐志契是这一时期为数不多、肩挑两担的美术家,其山水画创作和美术理论研究,都为发达的明朝绘画艺术增添了光彩。

唐志契的山水画意蕴清远,四卷本的美术论著《绘事微言》至今影响不衰,特别是其“气韵生动”之说,深得美术界关注。

高谷、储巏、王艮、李春芳、宗臣、宫伟镠等,皆当时名流,他们虽非书画专家,而以诗文或为官闻于世,但都留下了或书法或绘画的作品,并有跻身中国书画史。王世贞对书法的贡献,在于他的书法评论,其“神釆为上”说,为有识之见。张京元的书法如今被其散文小品所掩。

明遗民在泰州形成了遗民文化。“水绘缠绵,仙侣冒董”的故事流传甚广;黄云素怀奇节,其人其事至今令人回味;吕潜冲淡潜逸,在泰州生活了11年;费密守志穷理,在泰州既设帐授徒,又静心于著述。冒襄、黄云、吕潜、费密,他们这一群诗人书画家,与后在泰州为官的孔尚任过从甚密,都为泰州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。

杨维祯是元末明初的文坛领袖、书法大家,曾游走靖江,亦在海陵留有诗作,其书法放逸清劲,对后世影响较大;明遗民中的诗人、书画大家龚贤,青年时在泰州生活了五年,后被列为“金陵八家”之首;同为明遗民的画家戴本孝,曾流寓泰州,其山水画清旷高逸,泰州博物馆收藏了他的精品《名山选胜图》。近些年,有关杨维祯、龚贤、戴本孝在泰州生活、创作的事迹,皆有专文挖掘披露于世。

还有一位书法篆刻家周亮工,即曾驻任泰州的官人周栎园,1663年春他返泰游览,在为岳庙题书对联时,款字径题“邑人周栎园”,这位父母官就这样把自己曾经任职的他乡当作了故乡。

正是因为周亮工,泰州篆刻在中国篆刻史上留下了一页:泰邑如皋篆刻家黄经,本来鲜为人知,在与周亮工结缘后,得其宣传,名声渐起,连黄经蒙冤入狱,也是周亮工替他洗冤。沙孟海《印学史》说黄经:“周亮工的好友,平日为周亮工治印最多。留心籀篆之学,有著作,周亮工、杜濬极称之,但已失传。印学传播到如皋,人才辈出,黄经便是最早的一个。” 在明末清初的篆刻史上,因此有了一个定名的“如皋派”。

清朝:

“扬州八怪”泰州有其二

清朝(1636-1912年)泰州书画的辉煌,是一个里程碑矗立于回溯历史、面向未来的道路上。

“扬州八怪”泰州占去了两名重要份额。郑板桥枝叶关情,其“诗书画印”的影响早已超越了书画界,可谓人尽皆知。李鱓泼辣自如,大写意的花鸟画为其最大成就,有“水墨溶成其趣”的独特风格。李鱓尤喜绘松,风格又各异其趣,题跋之长则超乎寻常。

禹之鼎秀媚古雅,说的是看其肖像画作的感觉。肖像画是禹之鼎最擅长的,所以如今所出古代肖像画集,那一定少不了禹之鼎,他的肖像画直接影响了任伯年。

朱鹤年画作意趣闲远,与他是一位性情洒脱之人有关。画史曾有朱鹤年的籍贯之争,有说扬州人,有说泰州人,终以其画款多落“海陵朱鹤年”而明了。团时根的山水画,结构简约不失奇妙,意境疏淡多显迷离,与同时期的寻常山水画相较,区别较大。

刘熙载性静情逸,以《艺概》流芳,今被上升到美学思想的高度——《艺概》中尤以品鉴书法的《书概》为后世推崇,今有多种校点、注解、注译本问世。其书法之名为其理论所掩,存世作品甚少。吴同甲乃刘熙载的外孙,为人谦恭耿介,其书法多为一笔不苟的楷书,日常信札亦多如此。

清朝泰州书法呈现出诸体皆备的格局。陈潮以篆书名世,因其泰兴人,同好诗中以“泰兴篆”代称,不要以为这只是诗的戏说,其实此说极为准确,虽然陈潮的玉筋篆、铁线篆等技法各异、风格多异,明眼人却能一眼看出这是陈潮的独家篆书。

徐步云乃豪情书生,其行书由“二王”出,曾因庇护卢见曾犯罪而遭流放,但他在流放地伊犁写出了今人作为文献一再研究的《新疆纪胜诗》。

朱铭盘的诗人、学者身份之外,又是书法家,且为全能型的书法家。隶书、篆书、魏书、楷书高古雄厚,行书、草书畅达率意,如此全能,乃当时泰州本土书法中绝无仅有。钱桂森为雍容谦冲之人,其楷书墨色沉厚、气魄庄重,实属不可多得,今多以藏书家拿钱桂森说事。

清朝期间,外来泰州的书画家甚多,由此形成了泰州人文历史的一个个亮点。

同为“扬州八怪”之一的高凤翰,是外来艺术家中为泰州留下文化遗产最为丰厚的一位,诗写、画绘、书记、砚刻等等不一而足,仅绘岳墩之画,即可见不同的四幅。高凤翰似乎被冷落了,他就像“皓月孤鸿”寂寞地飞行在泰州的夜空。

吴让之亦为泰州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。由正当盛年至古稀过世,吴让之寓泰十多年,今见其艺术作品,大多是在泰州所作。飘逸澹荡如吴让之者,对泰州的要求,仅为食宿之需,然却终老于一片破庵。很有影响的吴让之纸本《重修泰州城隍庙正殿记》,有明确的伪作之说。

围绕着吴让之,泰州形成了一个极为浓厚的艺术环境。吴让之甫至泰州,即入住佳才如海的泰州首富姚正镛家,汪鋆追随吴让之从扬州而至,吴、姚、汪同吃同住同劳动。吴让之在泰还相继寓居岑镕、陈宝晋、朱筑轩、徐震甲、刘汉臣等名门,与释莲溪、康发祥等时相过从。1856年夏,何绍基经吴云绍介在泰州与吴让之晤面,吴让之为其治印。1863年夏,魏锡曾专程来泰面晤吴让之,为吴让之和赵之谦牵线搭桥,给中国印坛留下一段至今传颂的佳话。

书画大家恽寿平在泰州诗兴大发,多处吟咏抒怀,如今有媒体作了详情披露。书法家莫友芝曾数次到过泰州,没想到他的人生命途竟然终止于此:1871年9月,莫友芝到泰州一带查访《四库全书》残本,船到兴化郊区时突染风寒,随后不治而逝。还有隶书大家伊秉绶,1806年夏视察泰州,他为岳庙的岳飞画像所作题记,今为光孝寺珍藏。

请理性评论、文明发言,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。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。

泰州网  

版权所有 泰州网络宣传中心

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