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兰芳随同王凤卿初进上海,在正式演出前,有一场不便拒绝的堂会邀请,好在所唱《武家坡》,梅兰芳演出过多次,跟王凤卿也合作多次,心中有底,并不过多担心。当然,他还是在心中准备了一番。他的第一个亮相就博得了满堂喝彩,接着的演唱和做工,都不断获得喝彩叫好,人们认为报纸宣传所说的“南北第一著名青衣兼花旦”果然是实、名不虚传。 梅兰芳初进上海的正式演出开始了,与戏馆老板的签约是一个月为期,最初三天的戏叫作“打泡戏”,也写作“打炮戏”, 犹如打仗,打炮先声夺人,总之是一种形容,意谓初入佳境,更撩人的境界还在后头。 1913年11月4日,是梅兰芳在上海第一次正式登台演出的日子,这时的他,虚岁二十,实龄十九。 傍晚,他和王凤卿、茹莱卿等人走进许少卿老板的“丹桂第一台”剧场,与剧场的“班底”即固定演员见面,其中有盖叫天等十多人,角色齐全,阵容颇强,并非等闲,许少卿之所以在北京只请他们二人前来,是有这套“班底”在,那么,不言而喻,“班底”托着他们,他们自然要比“班底”的人更出色,才算相称。而许少卿能拥有这样的剧场和班底,确实可算上海能人。 管事的将梅兰芳引到后台化妆,而王凤卿在账桌那儿化妆,这是王凤卿作为老生演员更兼挂头牌的演员所受到的特别礼遇,是剧场后台的一种传统,而梅兰芳在这样的传统里还不够资格在账桌这儿化妆。这是自然之事,梅兰芳根本没放在心上,但这区别是存在的,说明着他初到上海、客观剧场环境对于他总是会暗示着一种压力。 梅兰芳头三天的戏分别是《彩楼配》、《玉堂春》、《武家坡》,都是他在北京唱熟了的。第一天是《彩楼配》,此戏又名《花园赠金》,演出安排在倒数第二场。戏不长,剧情就是一次超出常情的约会:丞相女儿王宝钏认为乞丐一样的薛平贵其实不平常,将来定有作为,于是私约其二月二日前来彩楼之下,好让她抛出的绣球打着他,以订终身。场上王宝钏头饰与衣着华贵,薛平贵乞丐装扮,而梅兰芳扮相俊丽、嗓音甜美、歌喉婉转、做工雅致,把这一简短的传奇情节演绎得十分的美好动人。于是,“一炮打响”。梅兰芳从许老板的态度见出上海“第一炮”的成功,但并未让自己有多少高兴之意,而是冷静谦逊地说,早着呢,不足为凭,我只有好好地往下唱吧。台上演得这么叫座,已令许老板刮目相看,台下又这么虚怀谨慎,许老板不由得甚感敬畏。 梅兰芳把三天的“打泡戏”都唱得很成功,新鲜极了,美妙极了,上海观众空前地领略到了具有新意的青衣旦角的魅力,人们承认了先前《申报》上说梅兰芳是“南北第一著名青衣兼花旦”名不虚传,都盼着接着看他的戏。 戏馆许老板态度起了根本性变化,对梅兰芳恭敬有加,对王凤卿感激不已,夜宵弄得讲究,好话说了多少,趁这时候,王凤卿说,许老板,上海人讲究看“压台戏”,就是北京的“大轴戏”,你要安排我这位老弟唱“压台戏”啊! |
版权所有 泰州网络宣传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