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州问政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泰州问政 首页 文化泰州档案

泰州档案

“李氏小园”与“闲居进士”
    郑板桥中进士之后,未能如愿得官,怅然南归,住处是扬州“李氏小园”。他的组诗“李氏小园”四首,满怀深深同情,描绘了小园中一户人家的贫苦生活。这组诗说明着板桥的一颗平民之心。      “小园十亩宽 ...
分类:   2012-6-1 14:59
木 瓜 园
   “乌纱掷去不为官”,乾隆十八年(1753),“十年盖破黄绸被”的郑板桥终于辞官回到了阔别十多年的兴化,那年他已经61岁了。    东城湾的那座郑家大堂屋已经给了嗣子郑田一家居住,板桥便住进了升仙荡畔李 ...
分类:   2012-6-1 14:59
板桥的书生意气
    板桥说,“父立庵先生,以文章品行为士先。教授生徒数百辈,皆成就。板桥幼随其父学,无他师也”(板桥自叙)。又说,“陆种园先生讳震,邑中前辈,燮幼从之学词”(词抄序)。晚年在《李约社诗集序》中还说 ...
分类:   2012-6-1 14:59
牌坊舍与刘万鹏百岁坊
    位于兴沙公路(兴化——沙沟)东侧的西郊镇牌坊舍,距兴化城3.5公里。因村中有一座为旌表庄上百岁老人刘万鹏,于清道光六年(1826年)始建,清道光九年(1829年)建成的石质牌坊而得名。    “ ...
分类:   2012-6-1 14:59
叩访万盛桥
    万盛桥,是一座石桥。历经二百年沧桑岁月,老石桥风采依旧。    万盛桥,是荻垛人的骄傲与自豪,多少年来,荻垛始终以“石桥大庄”享誉里下河。    万盛桥,是水乡厚重人文积淀的见证。    在一个炎 ...
分类:   2012-6-1 14:59
历代画竹与“板桥竹”
    人们看着板桥的画竹(时常配有石头、兰草),觉得他的画竹不一般,但创新在何处,众说纷纭,我们把在他之前的画竹流览一番,力求在比较中得出自己的结论。今从《传世花鸟名画全集》,来看个大概的情况:    ...
分类:   2012-6-1 14:59
周奋西江月号子(上)
    西江月(又名西凉月),是兴化民歌中的一种唱腔曲牌。在兴化民歌中,周奋西江月号子是个性鲜明、风格独特的一支。它起源于周奋乡时堡、仲家寨一带,流行于苏北里下河地区。因其词句典雅而通俗、曲调优美而动 ...
分类:   2012-6-1 14:59
兴化安丰老街
    安丰老街,长不过六七百米,宽约十余米,东西向,微呈弧线形,整条街找不到元明清的建筑遗留,甚至连民国早期的建筑也看不到,人们称之为老街,大概是相对于后来的新街而言的吧。    七十年代中期,我在安 ...
分类:   2012-6-1 14:59
周奋西江月号子(下)
    周奋《西江月》的曲调非常丰富,现能搜集到的可以直接填词演唱的曲子有20多首,格调上可分为“花音”和“伤音”两类。“花音”清丽,“伤音”婉转,两者相得益彰,或细腻、或缠绵、或含蓄,易学易记,便于流 ...
分类:   2012-6-1 14:59
扁舟一水系前缘
    大清王朝,历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三世允为鼎盛外,嘉靖继位以后,国祚渐趋式微,入于咸丰、同治两朝,则灾荒兵祸接踵而至,真是哀鸿遍野,满目疮痍,万家墨面,民不聊生。特别是同治年间,清政府派出大员对太平 ...
分类:   2012-6-1 14:59
轻叩古桐书屋
    当世人一提起兴化,免不了就会油然想起“扬州八怪”之首的郑板桥,而往往忽视了清代杰出的文艺理论家、美学家、教育家,被誉为“东方黑格尔”的刘熙载。于是,在一个黄梅天的午后,我陪着来自上海的朋友一起 ...
分类:   2012-6-1 14:59
文正流风———兴化千年景范文化的回顾和思考
范仲淹像 郑飚 作 由于唐末藩政割据,军阀混战;五代政权迭变,干戈不止;加之宋初征伐南唐,江淮东部的政治局面长期动荡,原本繁华的兴化,到了范仲淹任职泰州时,已经铅华洗尽,衰败不堪。海潮和洪水交替冲荡着这 ...
分类:   2012-6-1 14:59
兴化市大垛镇史话(二)
    1939年,日寇侵华,国民党江苏省政府由镇江暂迁兴化,大批江南富商和名门望族迁居兴化城和大垛、竹泓等地,客观上促进了大垛的经济昌盛。此时,大垛镇已发展成一个商业门类齐全,商铺、商行、手工作坊林立的 ...
分类:   2012-6-1 14:59
兴化西门,一段湮没的辉煌
    “金东门,银北门,补天纳地西南门”。这句口头禅,已经在兴化民间流传了几百年。确然,兴化西门比不上东门和北门的市井繁盛,鲜有繁华的商业街区、百年老店,人文景观和名胜古迹亦寥寥无几。与披金镶银的东 ...
分类:   2012-6-1 14:59
兴化“昭阳十二景”之一——阳山夕照
   “阳山夕照”,是兴化自明洪熙元年(1425年)以后,先后定名的“昭阳十二景”中历史最为悠久的景观之一,也是兴化历代文人墨客及广大市民最为寄情的景点。它是古昭阳的历史见证。     阳山为楚将昭阳墓冢所在 ...
分类:   2012-6-1 14:59

泰州网  

版权所有 泰州网络宣传中心

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