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州问政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泰州问政 首页 文化泰州档案

泰州档案

创建黄桥根据地
  1940年8月中旬的一天夜晚,黄桥镇,丁家花园,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总指挥陈毅送走最后一批来访的群众,又慢慢往后院管文蔚的住处走去。  明月的清辉洒满这古色古乡的院子,院子里凉风习习。  陈毅仰首伸展着双 ...
分类:   2012-6-1 14:54
靖江史话
“靖江”的由来   靖江于明成化七年(1471年)建县,至今已有524年的历史。   东汉未年,这里还没有陆地,只有一片滔滔的江水,江水中突现出一座独峙的山,名叫孤山。后来由于江潮的冲刷,在孤山脚下渐渐隆起一 ...
分类:   2012-6-1 14:54
打造泰州明代文化品牌
  多年来,全国许多历史文化名城、镇都从自身悠久的文化积淀出发,竭力彰显地方特色,在众多共性中凸现个性,形成与其他名城、镇文化品位不同的名城形象,形成一张张色彩斑斓、个性化的旅游城市名片。  在人们的 ...
分类:   2012-6-1 14:54
“史志”八部记录泰州沧桑
    古人云:“治天下者以史为鉴,治郡国者以志为鉴。”所谓“史”说的是历史,所谓“志”指的是“地方志”。它记载着一个地区的历史传承:上至天文,下至地理;从自然到社会,从政治到经济;从历史到现实,从人 ...
分类:   2012-6-1 14:54
修《(崇祯)泰州志》
昔《周官》小史志邦国,外史志四方,而又有《土训》、《诵训》之属,郡乘、邑志所从来矣。弇州氏亦有云,一代缺而一代迹泯如也,一郡邑缺而郡邑之迹泯如也。海陵古志,断简仅存。嗣是则有甲辰、癸亥二志。前志操觚者 ...
分类:   2012-6-1 14:54
泰州历史沿革
   西汉,海陵县属临淮。海陵县始置时间史无明载。《汉书.地理志》载:武帝元狩六年(前117)设置临淮郡,下辖29个县,其中有海陵县。海陵县命名由来,《大清一统志》卷六十七云:"以其地傍海而高故曰海陵。"汉 ...
分类:   2012-6-1 14:54
《(道光)泰州志》序
泰州志不修者,于今百年矣。嘉庆己卯间,王君覜权州事,与学博宋君翔凤、梁君桂始议修辑,无何王君、宋君先后去,事遂寝。道光甲申秋,有庆莅兹土,考疆域、览耆旧,自有宋已来声明文物,前史所云上州。及检志乘阅之 ...
分类:   2012-6-1 14:54
《(万历)泰州志》序
    泰之志自嘉靖初缺焉,而文献无征。余不佞,智术短浅,尝令凤阳邑,邑极疲,亦无所治状。中丞李公谓余足备任,使来为此州,益不能任。岂当有事者亦有见于今之泰乎?夫泰犹昔之泰也,其间山川、城池、文艺、武 ...
分类:   2012-6-1 14:54
兴化简史
    兴化是一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邑,地处苏北里下河腹地。境内河湖港汊纵横交错,密如蛛网。地势低洼,形如“锅底”,故有“水乡”之称。因四面环水,交通不便,地处偏僻,向有“自古昭阳好避兵”的说法。《兴 ...
分类:   2012-6-1 14:54
泰州市区历史沿革
唐宋时期   唐代海陵县城实行里坊制度,考古发现坊名3个:大宁坊、常乐坊、祯实坊。南唐与后周时更筑罗城,城区拓展。宋代城内南北门大街成为南北向主街,东西门大街为东西向主街,且较为繁华,两街交汇处登仙桥附 ...
分类:   2012-6-1 14:54
泰州部分迁入宗族简介
    泰州历史上的人口迁入,无确切记载。今据《(道光)泰州志》、《(民国)续纂泰州志稿》、《(民国)泰县志稿》、夏兆麐《泰县氏族略》、陆铨《泰县著述考》以及公私所藏谱牒,简介现今行政区划内自宋至清可 ...
分类:   2012-6-1 14:54
泰州人口变迁
 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,今泰州一带已有人类活动。自西汉建海陵以来,屡为县治、郡治、州治所在地,商贾云集,人烟稠密。西晋末年,中原人口大量南迁,不少侨居境内。南朝刘宋时,海陵郡所辖6县共有户3626、丁口216 ...
分类:   2012-6-1 14:54
泰州城池沿革
州城     唐代海陵县已有城垣。南唐建泰州后筑罗城,城周长25公里,濠宽1.2丈。后周显德五年(958)更筑罗城,城周长10公里16步。    北宋时罗城易名州城,南宋时大修多次。建炎三年(1129),修城浚濠,四门 ...
分类:   2012-6-1 14:54
“我的根在泰州”——访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
“我的根在泰州”——访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
    为庆祝梅兰芳大剧院正式开业,梅葆玖先生从北京专程来泰参加晚上的文艺演出。    11月2日,9时30分,记者在后台见到了已经68岁的梅葆玖先生,他的杨贵妃扮相已妆束齐整,正在过道里来回踱着步温习 ...
分类:   2012-6-1 14:54

泰州网  

版权所有 泰州网络宣传中心

回顶部